恒牛网
“山西有个刘胡兰,临朐有个刘秀英,革命意志坚如铁,宁死不屈女英雄。”在临朐县冶源镇南杨善一带,至今传颂着女英雄刘秀英的事迹。
刘秀英是冶源镇南杨善村人,出生于1930年,她的家乡是临朐党组织的“摇篮”,她从小就受到党的教育,革命的种子早早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。她7岁时恒牛网,抗日战争爆发,日本鬼子将战火烧到了她的家乡,小小年纪的刘秀英参加了村里的抗日儿童团,勇敢地和大人们一起为八路军站岗、放哨、送情报。
1945年,家乡解放了,年仅15岁的刘秀英因为思想进步、革命热情高,被推选为妇女识字班班长。她带领妇女晚上学文化、演节目,宣传革命思想;白天碾米、磨面、做军鞋,支援前线。县委号召村民参军支前,刘秀英就和村干部一起,挨家挨户宣传党的政策,动员群众参军,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。
1947年7月,临朐战役打响后,解放军某部驻进她所在的村庄,村里的青壮年都去抬担架、上前线,她就组织妇女护理伤员、为战士缝洗衣服,日夜忙个不停。临朐战役后,人民解放军和地方武装暂时转移,国民党党政武装人员、逃亡在外的地主恶霸及伪顽分子组成“还乡团”窜回临朐恒牛网,反攻倒算,进行疯狂报复,一时乌云翻滚,腥风血雨。这期间,党组织安排党员刘丕增和刘秀英承担收藏武器、文件的任务,他们连夜把11支步枪藏到麦糠囤里,感到不放心,又把枪支转移到水井里。刘秀英和弟弟不幸被“还乡团”抓住,残暴的敌人先是将她踢倒在地,用枪乱捣,后又把她绑起来,吊在村外枣树上拷打。敌人都打断了刘秀英的胳膊,也没有从她口里逼问出藏匿物资的地方。
1947年9月10日,“还乡团”用铁丝穿着刘秀英的上身游街示众,最后将刘秀英等96名中共党员、干部、革命群众分三次杀害,填入县城新华路文庙井(今县粮食局院)中,井内三层人三层石头,上面再用土石填满砸平,制造了骇人听闻的“文庙惨案”。刘秀英牺牲时年仅17岁,是死难者中最年轻的一位。后来,她的弟弟刘仲文在回忆录中所写:“为党为国秉忠心,气节坚贞为人民;头颅虽断英名在,雨露永沾亿万人。”
(衣明新、刘传党依据《临朐先驱颂》整理,中共临朐县委党校供稿)
红色齐鲁·声动中国网络音频节目《故事里的沂蒙》
联合录制:山东省委党校(山东行政学院)
沂蒙干部学院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恒牛网
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